“互联网+再生资源”浪潮汹涌,大多数在营的传统回收企业和个体从业者都面临着新的挑战,也逐渐暴露出很多困难和问题,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,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力和竞争力。
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(下称《条例》)2020年5月1日施行以来,北京市牢牢抓住“科学管理、长效机制、习惯养成”三个关键,深入结合北京实际,推动《条例》按期实施,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制度体系全覆盖?科学管理显成效
一图读懂|“十四五”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》(发改环资〔2021〕642号,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,回答记者提问。
近年来,再生资源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2015-2019年十大品类再生资源回收量累计增长超过43%,为循环经济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撑。
早在2000年,我国就启动了北京、上海等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,并在全国加以推广。如今走在大街上,尽管标有“可回收”、“不可回收”标志的垃圾桶随处可见,但居民垃圾桶和公共垃圾箱基本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垃圾分类收集成效仍是原地踏步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: